什么是Nginx?

Nginx (engine x) 是一个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web服务器,同时也提供了IMAP/POP3/SMTP服务。Nginx是由伊戈尔·赛索耶夫为俄罗斯访问量第二的Rambler.ru站点(俄文:Рамблер)开发的,第一个公开版本0.1.0发布于2004年10月4日。2011年6月1日,nginx 1.0.4发布。

其特点是占有内存少,并发能力强,事实上nginx的并发能力在同类型的网页服务器中表现较好,中国大陆使用nginx网站用户有:百度、京东、新浪、网易、腾讯、淘宝等。在全球活跃的网站中有12.18%的使用比率,大约为2220万个网站。

Nginx 是一个安装非常的简单、配置文件非常简洁(还能够支持perl语法)、Bug非常少的服务。Nginx 启动特别容易,并且几乎可以做到7*24不间断运行,即使运行数个月也不需要重新启动。你还能够不间断服务的情况下进行软件版本的升级。

Nginx代码完全用C语言从头写成。官方数据测试表明能够支持高达 50,000 个并发连接数的响应。

Nginx作用?

Http代理,反向代理:作为web服务器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尤其是反向代理。

什么是反向代理?

反向代理(Reverse Proxy)方式是指以代理服务器来接受 internet 上的连接请求,然后将请求转发给内部网络上的服务器,并将从服务器上得到的结果返回给 internet 上请求连接的客户端,此时代理服务器对外就表现为一个反向代理服务器。

正向代理

Nginx提供的负载均衡策略有2种:内置策略和扩展策略。内置策略为轮询,加权轮询,Ip hash。扩展策略,就天马行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

轮询

加权轮询

iphash对客户端请求的ip进行hash操作,然后根据hash结果将同一个客户端ip的请求分发给同一台服务器进行处理,可以解决session不共享的问题。

动静分离,在我们的软件开发中,有些请求是需要后台处理的,有些请求是不需要经过后台处理的(如:css、html、jpg、js等等文件),这些不需要经过后台处理的文件称为静态文件。让动态网站里的动态网页根据一定规则把不变的资源和经常变的资源区分开来,动静资源做好了拆分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静态资源的特点将其做缓存操作。提高资源响应的速度。

负载均衡

前面的例子中,代理仅仅指向一个服务器。

但是,网站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大部分都是以集群的方式运行,这时需要使用负载均衡来分流。

nginx 也可以实现简单的负载均衡功能。


假设这样一个应用场景:将应用部署在 192.168.1.11:80、192.168.1.12:80、192.168.1.13:80 三台 linux 环境的服务器上。网站域名叫 www.helloworld.com,公网 IP 为 192.168.1.11。在公网 IP 所在的服务器上部署 nginx,对所有请求做负载均衡处理(下面例子中使用的是加权轮询策略)。

负载均衡策略

Nginx 提供了多种负载均衡策略,让我们来一一了解一下:

负载均衡策略在各种分布式系统中基本上原理一致

轮询
upstream bck_testing_01 {
  # 默认所有服务器权重为 1
  server 192.168.250.220:8080
  server 192.168.250.221:8080
  server 192.168.250.222:8080
}
加权轮询
upstream bck_testing_01 {
  server 192.168.250.220:8080   weight=3
  server 192.168.250.221:8080              # default weight=1
  server 192.168.250.222:8080              # default weight=1
}
最少连接
upstream bck_testing_01 {
  least_conn;

  # with default weight for all (weight=1)
  server 192.168.250.220:8080
  server 192.168.250.221:8080
  server 192.168.250.222:8080
}
加权最少连接
upstream bck_testing_01 {
  least_conn;

  server 192.168.250.220:8080   weight=3
  server 192.168.250.221:8080              # default weight=1
  server 192.168.250.222:8080              # default weight=1
}
IP Hash
upstream bck_testing_01 {

  ip_hash;

  # with default weight for all (weight=1)
  server 192.168.250.220:8080
  server 192.168.250.221:8080
  server 192.168.250.222:8080

}
普通 Hash
upstream bck_testing_01 {

  hash $request_uri;

  # with default weight for all (weight=1)
  server 192.168.250.220:8080
  server 192.168.250.221:8080
  server 192.168.250.222:8080

Nginx 入门

nginx 的使用比较简单,就是几条命令。

常用到的命令如下:

nginx -s stop       快速关闭Nginx,可能不保存相关信息,并迅速终止web服务。
nginx -s quit       平稳关闭Nginx,保存相关信息,有安排的结束web服务。
nginx -s reload     因改变了Nginx相关配置,需要重新加载配置而重载。
nginx -s reopen     重新打开日志文件。
nginx -c filename   为 Nginx 指定一个配置文件,来代替缺省的。
nginx -t            不运行,仅仅测试配置文件。nginx 将检查配置文件的语法的正确性,并尝试打开配置文件中所引用到的文件。
nginx -v            显示 nginx 的版本。
nginx -V            显示 nginx 的版本,编译器版本和配置参数。

如果不想每次都敲命令,可以在 nginx 安装目录下新添一个启动批处理文件startup.bat,双击即可运行。内容如下:

@echo off
rem 如果启动前已经启动nginx并记录下pid文件,会kill指定进程
nginx.exe -s stop

rem 测试配置文件语法正确性
nginx.exe -t -c conf/nginx.conf

rem 显示版本信息
nginx.exe -v

rem 按照指定配置去启动nginx
nginx.exe -c conf/nginx.conf

如果是运行在 Linux 下,写一个 shell 脚本,大同小异。

解决跨域

web 领域开发中,经常采用前后端分离模式。这种模式下,前端和后端分别是独立的 web 应用程序,例如:后端是 Java 程序,前端是 React 或 Vue 应用。

各自独立的 web app 在互相访问时,势必存在跨域问题。解决跨域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

  1. CORS

在后端服务器设置 HTTP 响应头,把你需要允许访问的域名加入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中。

  1. jsonp

把后端根据请求,构造 json 数据,并返回,前端用 jsonp 跨域。

这两种思路,本文不展开讨论。

需要说明的是,nginx 根据第一种思路,也提供了一种解决跨域的解决方案。

举例:www.helloworld.com 网站是由一个前端 app ,一个后端 app 组成的。前端端口号为 9000, 后端端口号为 8080。

详细可参考 https://github.com/dunwu/nginx-tutorial?tab=readme-ov-file

青い空